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阐述了园林绿化的概念和特点;总结了园林绿化的施工过程,包括前期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研究了我国目前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技术,并指出了施工技术中不足之处;最后指出为实现园林绿化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结合,我国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的研究任重道远。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展望
【 abstract 】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 Summarizes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process, including the preparation stage and the construction stage; The botanical garden afforestation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commonly used in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y, and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t last, it points out that to realize the landscape of economic benefits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union, China’s landscap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to implement.
【 key words 】 : landscap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prospects
1 园林绿化的概念和特点
园林绿化是指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布置园路等美化环境的过程称为园林绿化。园林绿化发展由来已久,古代官员对类似于现在园林的后花园的设计便十分考究。而今园林绿化的发展,不仅符合城市建设的需要,更能够完善和美化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
园林绿化具有以下特点[1]:1)对象具有生命活力;园林绿化中种植与栽培的绿色植物、花卉等具有蒸腾降温、涵养水源、吸声隔音、吸收粉尘、更新空气的作用。2)园林维护贯彻始终;维护的目的是为种植的绿色植物和花卉创造最佳的生长方式,达到绿化的效果,这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3)对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艺术领悟有一定的要求。园林绿化过程不是简单的植物种植,还需通过技术人员的艺术发挥创造出浓厚的艺术美。4)施工技术包括多个步骤,需严格把关每一个过程。
2 园林绿化施工过程
园林绿化施工过程包括前期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前期准备涉及现场实际条件的测量和必要资源的制备、确定符合现场条件的技术和设备的准备、适宜该区种植的苗种的准备。施工准备包括:
1、现场清理:如石块、垃圾废物的清理和测量设备仪器的放置。
2、整地:是创造土壤层的平整状态,包括粗整和细整。粗整是指确定土壤的坡度,保证美观和顺利排水;细整是指草坪建成后的再次平整。
3、定位:根据图纸进行苗木定位。
4、挖坑:坑的大小与树坨的直径有关。
更多内容请访问久久建筑网
5、选苗:是确定植物种类的过程。苗种需适应园林土壤的土质,按照成本、长势、净化环境和美化景观的作用大小进行选择。
6、取苗:是指起坨和修剪过程。灌木和铺地植物需用铺包打包,并按景观要求进行适当修剪。
7、假植:是苗种栽种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即将取得的苗栽种在假植沟内增加其成活率。
8、栽植:在确保无不良的根系和枝条时将苗种垂直利于地面进行栽植。
9、打树盘:若种植相同规格的苗木,需使树盘大小相等,并保证树盘的光滑度。
10、浇水:打好支撑后为苗种提供充足水源。
11、树干和喷雾:包扎避免阳光直射、喷雾防止过量蒸腾,是避免新栽苗种失水量过多影响成活率。
3 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的研究
以上为园林绿化施工过程,这里涉及到的施工技术包括以下几点:
1、苗木育种技术
苗种选择的合适与否影响园林绿化的发展。目前国外的选育技术重视开展植物资源调查和研究,引种进行驯化,选择出适应能力强、成本低、观赏价值高的苗木。我国的育种技术主要包括引种驯化、有性杂交、诱变和选择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基因分离和转移、体细胞杂交、离体胚培养技术以及微重力、超真空和激光辐射等条件下使植物变异和诱变的技术。
2、苗木运输技术
苗木运输技术是指苗木装车前的包装,用草绳等将树干和树枝包好,并对包好的苗木外侧的草绳等进行喷水,以降低运输过程中由于蒸腾而损失的水
分。
苗木在装卸车时应轻吊轻放,不得损伤苗木和造成散球,不得使用绳索捆缚根茎。起吊土球苗木装车时应按车辆行驶方向,将土球向前、树冠向后码放整齐。裸根乔木长途运输时应覆盖并保持根系湿润,装车时应按顺序码放整齐,装车后应将树干捆牢,并应加垫层防止磨损树干,花卉、灌木运输时可直立装车。
3、土方放样施工技术[2]
土方放样是指自然地形和平整场地的放样。自然地形的放线是室外环境的重要因素,平整场地的放线则是确定施工范围。放线需遵循整体→局部的原则,放线是体现园林美观的关键步骤。目前的放线技术包括:1、规则式种植需按要求准确定点并标记;2、自然式种植则是技术人员在某种艺术领悟范围内的灵活放线,但要平直、顺畅自然。此种放线技术能够精确表现地形的变化,而地形的变化则可突显植物的变化。
4、提高非栽种季节苗木的移植成活率技术
园林绿化施工过程的进行会因工程量和工期等原因而使施工过程未必均发生在植物栽植期,所以,这一时期的园林绿化的重点便是非栽植季提高苗木的移植成活率。一般来讲,非栽植季苗木的成活率降低主要是由气候变化等原因造成。对此,现行技术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保护施工处周围土壤免受石灰碱化影响;2)尽量选择常绿苗木品种,其他品种的苗木可以在种植季节补植或购买容器苗;3)在施工前将施工的树木尽量做好植穴,避免苗木收到机械损坏;4)根据季节调节植物的浇水频率,在干燥季节加强频率并对植物进行适当修剪以减少蒸发量。
更多内容请访问久久建筑网
5、养护管理技术
养护管理技术是园林绿化施工过程的质量保证。规定的绿化养护期是苗木2个生长季节以确保苗木在园林绿化施工期内能够成活。目前的养护管理技术主要注重为栽培植物提供必需的光、水和营养物质等条件,以及苗种时的种植条件和灌溉、除草、修剪、除虫和除草,并在高温、严寒、台风季节采取遮阳、薄膜和支撑等措施。此外,也有通过设栅栏、松土、换根、浇水、树干固定、吊枝等方式为名树养护。
6、规划设计技术[3]
规划设计主要包括五点,即区域设计,文化设计,生态设计,科学艺术设计,立体设计。区域设计强调的是实现区域经济和环境发展的结合,园林绿化符合是符合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文化设计是指通过美化环境来增强城市整体的形象塑造和文化底蕴。生态设计是指在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城市实现了人于自然、人与生物和谐发展的目的。科学艺术设计园林绿化的施工过程离不开技术人员的艺术内涵和领悟,并将这种领悟体现在园林的外在形象
上,并影响园林的主题文化。立体设计是体现在园林的垂直绿化、生物墙、屋顶花园、绿色建筑和绿色壁网上。
以上为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技术,但我国园林绿化工作起步较晚,经验上仍然存在许多不够成熟和缺乏的地方,以下为我国目前园林绿化施工过程需改进之处。
1加强施工队间的协调合作
园林绿化过程包括土方工程、绿化种植工程、园路工程和给排水工程等。不同工程在平行时间进行施工在所难免会产生矛盾和影响,最终会影响园林绿化施工的结果。所以,各施工队之间加强沟通和协作是非常重要的,如向其他工程队了解相关的知识,并交流好施工进度,在产生不良影响前及时避开。
2、园林绿化施工技术需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
总体上讲,我国园林绿化发展较晚,施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不足,所以,参考国外工作者的施工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是非常必要的。园林绿化涉及到影响工程质量的大项目时需跟进科技攻关,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措施,提高园林绿化施工过程的效率和生产率,降低工程周期和成本。
3、施工过程苗木标识技术不完善
园林绿化施工需对所用苗木进行明确标识。由于园林绿化中苗木存在种类和形态等多种差异,若在施工过程随意栽培不仅破坏了系统的秩序性,给后期的维护管理造成阻碍,亦降低了园林的艺术美。因此,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应对苗木的胸径、树高、冠幅、冠形、干形等参数进行详细对比,完善苗木的标标识技术。
4 进展
园林绿化是一项工程量繁多,工作战线较长的一个工程。在施工技术中,目前比较注重的技术包括苗木育种技术、苗木运输技术、土方放样施工技术、提高非栽种季节苗木的移植成活率技术、养护管理技术、规划设计技术等。但同时,园林绿化施工技术仍表现出施工队间的协调合作的有待加强、施工技术需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及苗木识别技术的不完善。只有从各方面提高园林的施工技术,才能有利于园林绿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结合,在创造环境效益的同时亦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园林绿化施工技术仍需继续研究,上升为更科学、更规范的指导。总之,我国园林绿化施工技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